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随着接受教育、康复和就业水平的提高◆★■★,接纳自我、自信乐观■★◆★、平和理性■◆★◆★、豁达开放,已经成为残疾人群体的主流形象。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怀抱希望与梦想,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用微笑赢得人们理解,用坚持赢得人们尊重,用创新创造服务社会。
倡导社会共同体助人自助、自助助人,形成自强与助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生动局面。新时代◆■★◆★◆,需要创建全人群、全场景的助残新格局◆■,让残疾人有更多自主、自决的机会★■★■■★,有更好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实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要引入更多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为残疾人提供贴心暖心服务■★◆★★,提高社会助残实效。残疾人对有相似遭遇的人有更多同理心★■,也更加懂得怎样帮助其他残疾人。要支持得到过他人帮助的残疾人取得成功以后帮助他人、回报社会■★★★,让更多人从残疾人身上感受到、汲取到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习强调,希望广大残疾人从自强模范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勇敢克服困难挑战,积极追求人生梦想■■★■★,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积极贡献◆★■。
习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广泛汇聚团结奋斗的正能量★■。”新征程上,大力弘扬自强不息精神和扶残助残美德,必将鼓舞更多残疾人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激励社会各方面以更加饱满的热忱向需要支持和帮助的残疾人伸出援手★■◆■,不断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集聚起万众一心、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在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充分考虑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和特殊需求◆◆◆★,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普惠+特惠”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着力加强残疾人康复、教育、辅助器具、托养照护等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和发展能力;加强农村、中西部地区、低收入以及重度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促进城乡和区域残疾人事业均衡发展,使每个残疾人跟上现代化前进步伐。
二是牢牢把握■◆■★“平等■◆、融合、共享”的价值导向■★◆■。始终把残疾人平等参与和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作为新时代弘扬自强不息精神和扶残助残美德的原则,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促进残疾人融合发展、推动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残疾人又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既尊重和发挥残疾人的潜能与价值■■,又坚守弱有所扶的原则立场★◆■★。
三是牢固树立★■◆★■■“人人友善、处处友好”的价值导向★■。努力创造对所有人友好的观念环境、制度环境和物质环境,使残疾人时时处处能够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推动社会文明不断提升到新的高度■★■◆■★。
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益。深入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加强监督和执法,全面推动设施、信息交流和社会服务无障碍,为有需要的残疾人提供合理便利和优待措施■◆,帮助残疾人消除各种有形无形的障碍◆■★◆■◆,让残疾人学习、工作和生活更加便利★■◆◆,融入社会更加充分。深入推进科技助残,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一代技术在残疾人领域的应用,有效推行智能化、智慧化服务,逐步提高残疾人现代技术装备水平和使用能力,用现代科技支撑起残疾人的美好明天。加强残疾人事务领域国际合作交流★■,讲好中国残疾人的发展故事,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和全面发展■◆。
激励残疾人自强不息、奋发自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功立业★◆★。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广大残疾人要继续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乐观向上■■■■■◆、拼搏有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尽展聪明才智■◆■、实现人生梦想,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创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要始终将自己的人生梦想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始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胸怀理想■◆◆★■■,倍加珍惜时代机遇,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在不同的岗位上尽心尽力,服务社会、报效国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要热爱生命、珍惜青春★◆■■、拼搏有为,不断加强康复、接受教育和培养能力◆★◆,更加勤学善思、努力增长才干,靠劳动技能增收致富★◆■◆,凭知识技术建功立业,用汗水和智慧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美好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多次亲切看望慰问残疾人,为残疾人自强拼搏的奋斗精神点赞。“残疾人完全有志向★★■★、有能力为人类社会作出重大贡献。★★◆■★★”“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他们身上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习对残疾人自强精神的褒扬,极大提振了残疾人自信自强的信心和勇气,有力鼓舞了残疾人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挑战、更加坚强地实现人生梦想。
动员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确保现代化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将扶残助残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支持开展“小而美”的社区助残活动★★■,动员更多社区组织和爱心人士提供社区照顾、邻里支持、家庭喘息等服务◆★■,更好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扶残济困◆◆■、守望相助”优良传统。要鼓励经营主体◆★◆、民间力量关爱扶助残疾人的积极性◆★■◆,构筑全社会助残多元化生态,形成★◆★◆■■“人人友善◆◆★■、处处友好■★★■”的良好社会风尚。要加快完善社会扶残助残激励政策措施,培育发展各类助残社会组织★★◆■◆◆,有效开展志愿助残服务,积极发展公益助残项目★◆◆■,团结更多爱心企业、专业机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协力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共同向残疾人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汇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爱心力量◆★◆、公益力量和社会力量■★■。
2014年5月16日,习在会见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时强调:“助残先进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社会各界人士,也堪称楷模■◆★■,引领社会风气。‘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爱无疆、仁者爱人。这种舍己为人、乐善好施的高尚品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牢记习嘱托★◆■◆,广大助残先进把助残善举坚持做下去★■■◆■、做得更好,把爱传播给更多群众,鼓励更多人加入到扶残助残行列中来。
习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特殊困难群体。新征程上,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进一步加强党对残疾人事业的全面领导。习指出■★:“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残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残疾人群众的桥梁与纽带,要把习的亲切关怀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及时地传递给广大残疾人,不断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做残疾人信得过■■■◆★、靠得住的知心人、贴心人。
自强是助残的基础,助残是自强的支撑◆◆◆★★■。与新时代自强不息精神相呼应,扶残助残美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扶残助残美德须以平等、尊重和支持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把平等对待作为最好的关爱■■◆◆,把促进自立作为最好的扶助★■◆■,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和对待残疾人,促进社会融合发展,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和环境■★★◆★。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关于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社会弘扬自强不息精神和扶残助残美德,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一是牢固树立“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祖国至上◆◆■”的价值追求。自强不息本质上是生命力的顽强,我们要守护好残疾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不让一个残疾人在前进路上掉队,帮助和引导残疾人把实现人生梦想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习系列重要论述,为弘扬自强不息精神和扶残助残美德提供了科学指引、注入了强大动力